一、大赛宗旨
1.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,提升社会整体的母语素养水平。
2.推动母语读写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多元化,发展完善读写能力评价的方式和方法。
3.实现青少年读写能力与未来大学学习和研究的良性对接。
二、组织机构
主办方:全国大学语文研究学会
承办方:北京中文燕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大赛设组委会:由教育界(语文学科)、文学界、传媒界的著名专家组成,委员若干名。组委会负责审议、修订大赛章程,负责大赛命题,协调合作方,协助学生参赛、授奖等。组委会下设秘书处,负责根据大赛章程,在组委会指导下开展日常具体工作,确保大赛顺利进行。秘书处设秘书长、副秘书长和干事若干名,由主办单位、支持单位等有关负责人担任。
大赛设评委会:由国内语文学科的著名教授、学者、作家等组成,确保大赛评卷工作的高端性、权威性。大赛评委会主席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文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晓东担任。
大赛设顾问团队:由国内德高望重的教育家、文学家等组成。顾问指导和帮助大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,参与大赛发展计划的制定,并就大赛组织参赛、命题、评卷等具体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。
三、大赛程序
1.大赛每年举办一届,时间为每年1月初至3月。每年10月,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和大赛组委会联合公布下一年的大赛通知。在大学语文研究会的指导和组织下,承办方(北京中文燕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)负责组织协调各地区优秀高中学生报名参赛。
2.大赛分初赛、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,按比赛成绩选拔晋级选手。初赛阶段: 1月底,在初赛举办地进行线下考试,2月15日前公布复赛名单。复赛阶段:2月底,初赛晋级学生在复赛举办地进行线下考试,3月10日前公布晋级名单。决赛阶段:3月底进行现场决赛。
3. 参赛选手必须保证在比赛中无任何抄袭和替考行为。若发现违规,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学校。
4.每年12月前大赛组委会开始设计比赛题目,组委会秘书长召集命题小组制定大赛比赛题目。比赛题目一经确认,组委会秘书处专人负责印制、密封、保管、运送、分发等,确保比赛题目的安全保密,推进大赛顺利进行。
四、参赛对象
任何具有母语读写能力的中国青少年(高中学生)均可自愿报名参加。